2020年3月颁布了新的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》,2021年6月 CDE发布《已上市生物制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(试行)》,2022年3月《药物临床试验期间方案变更技术指导原则》(公开征求意见稿)以及2022年11月11日,CDE官网发布了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《药品注册申请审评期间变更工作程序(试行)》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了变更的操作规范和流程。
结合国家药监局相关政策法规,对于治疗用生物制品的层析填料变更,变更流程总结如下:
变更流程
确定企业内部变更管理体系
对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变更进行评估和管理,与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变更控制的专人沟通。根据企业产品所处阶段,对照现行法规,开展变更流程控制。
变更风险评估(必做)
评估其对产品质量或对产品验证状态的潜在影响。药企可以根据变更的性质、范围,对产品质量或对产品验证状态潜在影响的程度将变更分类(如重大、中等或微小变更)。判断变更所需的验证、额外的检验以及稳定性考察应有科学依据。
变更的风险评估和实施
一般来说,建议的变更必须经过评估、记录和证明,以便公司能够证明它有足够的知识来准备和管理变更的影响。应将其记录在案,并在实施之前提供给有关机构供其核准。这包括:对变更的详细描述,变更的理由;所涉及的产品;受影响的生产现场或区域;用于评估产品质量变化影响的方法和研究的描述,以及来自这些研究的数据(可比性研究方案);相关的验证方案和数据;相关标准操作程序的参考清单。风险评估流程可以参考图1.A-mab范例。
图1 A-Mab的风险评估方法
层析填料变更风险评估
在基于科学知识的前提下,充分考虑已有对产品及工艺的理解,特别是CQA、CPP、KPP和CMA。填料变更一般认为改变的是CMA(关键物料),对填料的基础化学组分、结构、交联度、粒径、孔径、配基等都有影响,继而对装柱、层析工艺产生影响,最后对纯度、杂质产生影响。所以层析填料变更必须对以上影响进行充分评估。
图2 层析填料变更的影响
可比性研究
可比性研究的执行是基于风险的递进原则。它有三个层面,最底层的是药学可比性,它有一个和中文名并不对应的英文名,analytical comparability。其英文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层可比性的内容,即用分析手段对药物的质量属性做不同维度的分析,以分析其可比性。如果在这一层,无法证明工艺变更的可比性,就需要递进至上一层-非临床研究,使用动物实验比较工艺变更前后药物的PK/PD以及毒理。如果在这一层,企业仍然无法证明其可比性的话,就需要更进一步地递进至最上层,用临床实验来证明其可比性。
一般认为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上游发酵工艺对产品的质量影响更大,所以下游层析变更则主要关注,纯度变化、杂质谱变化、配基脱落、微生物限度等。层析填料变更一般不影响生物制品的活性和组成,所以重点在于药学评估的完善性,避免开展非临床研究、临床研究等去证明药物的可比性。
在商业化生产中虽然产品收率、填料寿命、缓冲液消耗量等不是GMP变更的主要考察点,但作为企业这是非常重要的工艺成本关注点。
填料变更工艺研究
根据现行法规指南,风险评估和可比性研究结果判定变更的分类。层析填料变更一般在工艺研究(Scale down)基础上,确定变更可能的分类,进行生产规模的变更研究(1-3批次),并开展制剂稳定性研究。层析填料是一种特殊的关键物料,随生产过程中反复使用其关键的核心性能参数会持续发生变化,为了保证在其寿命终点也能保证满足工艺需求的性能,必须开展填料寿命研究。如果该步骤层析涉及病毒清除,那么还需开展除病毒研究,这种研究一般在Scale down模型下开展。
变更的提交和批准
完成研究后,建议与所属地药监部门进行沟通,确定变更申报流程,根据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》提报相关管理机构。层析填料变更一般属于中等或重大变更,需要批准后方可执行。
关于我们
为度生物成立于2014年,是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新材料研发的创新型生物公司。自成立以来,公司凭借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球技术平台,建立了丰富的产品管线,涵盖体外诊断和生物制药等领域。2021年,公司通过业务重组进一步完善生命科学产品管线,提供从仪器到试剂的整体解决方案。未来为度生物将立足创新,通过不断引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合作伙伴,力争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内的领先企业。
地址:武汉市东湖开发区高新二路388号光谷国际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C11栋20层
电话:027-87772229
邮箱:huiyanbio@126.com
微信公众号
汇研手机站